傅雷家书每章内容概括
《傅雷家书》是译林出版社在2018年重新出版的图书,由傅雷、朱梅馥、傅聪合著,傅敏担任编者。
《傅雷家书》每章概括
1、傅雷对儿子的深情厚爱
傅雷对于日渐长大的儿子,既期望他向外发展,又难以割舍孩子远离身边。父母含辛茹苦,一步步将儿女抚养成人,而当儿女成才之际,却也是他们离开家庭独立飞翔之时。作为父母,既为儿女的成长感到高兴,又为此感到伤心难过。作为子女,我们应当体会、理解父母的苦心,报答他们养育我们的恩情。
2、傅雷对儿子的鼓舞与期望
傅雷对儿子的录音进行了精细的分析,并给予了客观的赞赏。他提到了对儿子的期望,既表达了对孩子的肯定,鼓励他努力拼搏,坚定成功的信心;又提出了自己的希望,为孩子指明前进的方向。
3、傅雷的殷殷嘱咐
面对社会的千变万化,傅雷作为父母百感交集。他希望用自己走过的经验告诉儿子,让儿子少走弯路。父母走过的弯路,都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他们都期盼子女能比自己过得更好。
4、母亲的殷切关怀
母亲嘱咐儿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她明白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烦恼并非易事,但却必须克服。她还告诉儿子如何处理感情与事业的问题,让他明白重点所在。
5、傅雷对儿子的深切愧疚
离别之时,傅雷自责对儿子的管教过于严格,手段太过严厉。他反思在儿子幼时,自己严加管教、一丝不苟,甚至“残忍地虐待”了儿子傅聪。其实,他只是希望“严父之下出才子”。
傅雷简介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号怒庵,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也是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他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翻译了大量法文作品,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
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他育有两子,傅聪和傅敏。傅聪是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钢琴家,傅敏则是英语教师。他的全部译作现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傅雷译文集》,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全部出齐。
傅聪简介
傅聪(1934年3月10日-2020年12月28日),英籍华裔,生于上海,是著名的钢琴演奏者。
1953年,他在第4届世界与友谊联欢节中获钢琴比赛第3名,并受邀赴东欧各国演出。1955年,他荣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第三名以及“玛祖卡”最佳演奏奖。1959年,他在伦敦皇家节日大厅与指挥家朱力尼合作演出。1982年12月,他受聘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兼职教授。1985年,他担任肖邦国际钢琴大赛评委。
以上就是《傅雷家书》每章概括,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