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考资讯 \ 正文

西安事变背景和目的

2025-05-04

西安事变,亦被称为“双十二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为了劝说蒋介石改变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终止内战,共同抵抗日本侵略,于是在西安发动了“兵谏”。

西安事变的背景

西安事变之所以爆发,核心原因在于张学良将军在抗战时期倡导的“攘外安内”策略与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产生了严重分歧。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日本随后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议,呼吁国民党停止内战,团结抗日。

出于爱国情怀,张学良和杨虎城接纳了中共的提议,停止对红军的攻击,并敦促蒋介石与共产党合作抗日。然而,蒋介石拒绝这一主张,并亲自前往西安督战,使得张学良和杨虎城陷入既无法抗日,又不愿“剿共”,且苦劝无果的困境,最终引发了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放弃了“安内攘外”政策,促使国民政府与共产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建立了苏联所期望的抗日统一战线。

目的

其目的在于“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介石被迫接纳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而告终,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得以和平解决。这一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必要基础,标志着国内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

西安事变相关人物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辽宁省盘锦市人,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领袖张作霖之长子,是中国近代知名的爱国将领。

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为民国时期的陕军将领,曾发动西安事变,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上一篇: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多少
下一篇:2024年天津美术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各省最低分数线及位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