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考资讯 \ 正文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2025-05-05

梁惠王言道:“我治理国家,可谓是尽心竭力了。河内遭遇荒年,我便将那里的民众迁移至河东,又将河东的粮食运至河内;河东若遇荒年,我也是如此处理。观察邻国的治国之道,没有谁像我这样用心的。然而,邻国的民众并未减少,我的民众也未见增多,这是为何呢?”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梁惠王说:“寡人对于国家,可算是尽心啦。河内凶,就把那里的百姓迁到河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凶的时候,也是这样。看看邻国的政务,没有哪个国君能像我这样用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更少,我的百姓并不更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答道:“大王喜好战争,那就让我用战争来打个比方。战鼓擂得震天响,战士们奋勇向前,兵器相交,败者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就停了。那跑了五十步的人笑话跑了一百步的人,这怎么行呢?”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跑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既已明白此理,那就不要期望自己的民众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时,粮食就吃不完;不用细网去深池捕鱼,鱼鳖就吃不完;砍伐树木按一定的季节,木材就用不完。粮食与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民众对生养死葬就没什么不满了。民众对生养死葬无憾,这就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宅地,栽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织品了;鸡、猪、狗等家畜,不要错过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农时,几口之家就不会挨饿了;兴办学校,讲授孝道、悌道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肩挑头顶重物了。七十岁的人穿上丝织品、吃上肉,民众不挨饿受冻,做到这些却还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

“猪狗吃人吃的食物却不知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开仓赈济,人饿死了,却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年成不好。’这与拿刀杀人后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大王别归罪于年成,这样,天下的民众都会来归顺了。”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

梁惠王表示:“我对国家的管理,可以说是全心全意了。河内地区遭遇饥荒,我便将那里的民众迁移到河东,同时将河东的粮食运送到河内;当河东遭遇饥荒时,我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然而,在考察邻国的治理方式后,我发现没有哪个国君像我一样用心。但邻国的民众数量并未减少,而我的民众数量也并未增加,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应道:“大王热衷于战争,那我就用战争来做个比喻吧。战鼓敲响,两军交战,战败的一方丢弃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后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后停下。那些跑了五十步的人嘲笑跑了一百步的人,这合理吗?”

梁惠王回答:“不合理。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啊。”

孟子接着说:“大王如果理解了这个道理,就不要期望自己的民众数量能超过邻国了。

“只要不错过农时,粮食就会充足得吃不完;不用细密的网去深池中捕鱼,鱼鳖就会充足;按照时令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充足,木材用不尽,这样民众在生养死葬方面就没有什么不满了。民众对生养死葬没有不满,这是实行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织品了;鸡、猪、狗的饲养,不要错过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农时,几口之家就能避免饥饿了。认真兴办学校教育,向民众反复宣讲孝道和悌道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负或头顶重物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民众不受饥饿和寒冷之苦,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却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赈济。民众饿死了,却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呢?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这样天下的民众都会来归顺了。”

寡人之于国也注释

1.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的君主,姓魏,名罃。魏国都城位于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因此魏惠王又被称为梁惠王。

2.寡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意为寡德之人。

3.焉耳矣:均为句末助词,在此重叠使用,以加重语气。

4.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区。古人以中原为中心,故黄河以北称河内,黄河以南称河外。

5.凶:指谷物收成不好,即荒年。

6.河东:黄河以东的地区,位于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因此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被称为河东。

7.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作物。

8.亦然:即也是这样。

9.无如:意为没有像……那样的。

10.加少:更少。下文中的“加多”意为更多。加,在此处作副词,表示更、再的意思。

11.好战:喜好战争。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热衷于互相攻打和兼并土地。

12.请以战喻:让我用战争来做比喻。请,在此有“请允许我”的意思。

13.填:拟声词,模拟鼓声。

14.鼓之:敲起鼓来发动进攻。古人常击鼓进攻,鸣锣退兵。鼓,在此作动词用。之,为无实在意义的衬字。

15.兵刃既接:指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战斗已经开始。兵,指兵器、武器。既,表示已经。接,意为接触、交锋。

16.弃甲曳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曳,yè,拖着的意思。

17.走:在此处指逃跑。

18.或:有的人。

19.以:凭着、借口。

20.笑:耻笑、讥笑的意思。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上一篇:2025黑龙江物化生422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 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
下一篇:2025吉林物化生216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 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