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点是什么时辰
在十二时辰的划分中,12点对应的是午时,而晚上12点则对应亥时。古代中国将一昼夜细分为十二时辰,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古人根据十二生肖中动物的出没时间来为每个时辰命名。具体来说,子时是23点至1点,丑时是1点至3点,寅时是3点至5点,卯时是5点至7点,辰时是7点至9点,巳时是9点至11点,午时是11点至13点,未时是13点至15点,申时是15点至17点,酉时是17点至19点,戌时是19点至21点,亥时是21点至23点。
一昼夜被划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被称作一个时辰。每个时辰的前一小时称为“初”,后一小时称为“正”。例如,7时被称为辰初,8时被称为辰正,9时被称为巳初,10时被称为巳正。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代一整天,也可以指代其中的任何一个时辰,总共相当于现代的24小时,每个时辰等于2小时。
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身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习惯,经过归纳而独创的。古人的生活之美,融入在了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