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范大学招生代码是多少 附专业代码对照表(2025参考)
辽宁师范大学的学校代码是10165,这个代码在教育部官网发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可以查询到,在江苏的招生代码是4126,在青海的招生代码是2024,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参考所在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代码。
辽宁师范大学在各省招生代码是什么
各省的招生代码可能会因招生要求、招生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院校代码是指全国各高校在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类似于学校的“身份证号”,用于查询学校信息。 以下是2024年辽宁师范大学在各省院校标准代码,供2025年考生参考!
序号 | 省份 | 院校招生代码 |
---|---|---|
1 | 江苏 | 4126 |
2 | 青海 | 2024 |
3 | 江西 | 0194 |
4 | 四川 | 2123 |
5 | 重庆 | 2190 |
6 | 北京 | 2135 |
7 | 上海 | 353 |
8 | 湖南 | 2104 |
9 | 湖北 | F482 |
10 | 宁夏 | 2149 |
11 | 内蒙古 | 016 |
12 | 贵州 | 1495 |
13 | 河北 | 1354 |
14 | 辽宁 | 0165 |
15 | 广西 | 10165 |
16 | 河南 | 3520 |
17 | 浙江 | 2136 |
18 | 吉林 | 2122 |
19 | 海南 | 0454 |
20 | 山东 | A165 |
21 | 甘肃 | 1453 |
22 | 陕西 | 2023 |
23 | 新疆 | 1139 |
24 | 福建 | 2915 |
25 | 天津 | 0778 |
26 | 云南 | 2131 |
27 | 安徽 | 1995 |
28 | 山西 | 1283 |
29 | 黑龙江 | 1308 |
30 | 广东 | 10165 |
辽宁师范大学各专业招生代码
辽宁师范大学不同专业招生代码是不一样的,以下是2024年辽宁师范大学各专业招生代码,以辽宁为例: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招生代码 |
---|---|---|
1 | 人工智能 | E1 |
2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A2 |
3 | 会计学 | U2 |
4 | 俄语 | N3 |
5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L2 |
6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U1 |
7 | 公共事业管理 | U3 |
8 | 化学 | AC |
9 | 历史学 | AC |
10 | 国际商务 | N8 |
11 | 图书馆学 | U5 |
12 | 地理信息科学 | A3 |
13 | 地理科学 | A1 |
14 | 学前教育 | F3 |
15 | 小学教育 | F4 |
16 | 广告学 | P4 |
17 | 广播电视编导 | T2 |
18 | 应用心理学 | R2 |
19 | 心理学 | R1 |
20 | 思想政治教育 | AD |
21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B2 |
22 | 教育学 | F1 |
23 | 教育技术学 | F2 |
24 | 数字媒体技术 | E4 |
25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AG |
26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G2 |
27 | 新闻学 | P3 |
28 | 日语 | N5 |
29 | 汉语国际教育 | P2 |
30 | 汉语言文学 | AF |
31 | 法学 | B1 |
32 | 法语 | N4 |
33 | 物理学 | AJ |
34 | 特殊教育 | F5 |
35 | 生物技术 | K2 |
36 | 生物科学 | AF |
37 | 电子信息工程 | Q2 |
38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Q3 |
39 | 翻译 | N7 |
40 | 英语 | AE |
41 | 药物化学 | D2 |
42 | 行政管理 | U4 |
4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E3 |
辽宁师范大学怎么样
学校现有教职工1900余人,专任教师1200余人。普通本科在校生14000余人,硕士、博士在校生6500余人,留学生近200人,继续教育学院2000余人。现有各级各类国家级人才10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6人,辽宁特聘教授16人次,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70人次,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选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5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领军人才2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四个一批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四个一批青年英才2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8人,辽宁省“四个一批”人才5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5人,辽宁省优秀教师12人,辽宁省教书育人模范2人,辽宁省教育世家1人,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2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4人;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教学名师34人,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辽宁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专家27人,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2人次,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4个,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7人;大连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大连市优秀专家17人次,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8人,大连市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人选7人,“兴连英才计划”认定各类高层次人才300余人,大连市领军后备人才5人,大连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3人,大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人,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项目支持计划4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