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西物化生463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 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
2025广西物化生463分能上的大学有:福建江夏学院、玉林师范学院、贵州中医药大学、四川传媒学院、沈阳工业大学、荆楚理工学院、大连医科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等,以下是一些可能适合此分数段的大学名单及录取分数线,供高考生参考!
2025广西物化生463分左右能报考的院校
院校名称 | 学科 | 批次 | 专业组 | 2024分数线 |
---|---|---|---|---|
南宁师范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759 | 467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105 | 467 |
广西民族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351 | 465 |
湖北科技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151 | 458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157 | 468 |
武汉体育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107 | 463 |
安徽科技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103 | 464 |
许昌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105 | 468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103 | 468 |
鞍山师范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151 | 461 |
安徽科技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102 | 464 |
湖北科技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150 | 464 |
泉州师范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102 | 460 |
长春工业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101 | 468 |
长春工业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102 | 458 |
广西民族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151 | 463 |
福建江夏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150 | 462 |
大连海洋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102 | 467 |
宁波工程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102 | 468 |
辽宁师范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102 | 461 |
贵州医科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107 | 460 |
广西民族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161 | 467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101 | 463 |
曲阜师范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153 | 467 |
新疆医科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102 | 461 |
贵州民族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154 | 467 |
南宁师范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956 | 465 |
贵州师范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101 | 466 |
广西科技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951 | 460 |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151 | 466 |
广西物化生463分左右能上的大学介绍
南宁师范大学
博学求精的师资队伍。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创新人才引育机制,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1000余人;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600余人;有博士生导师44人、硕士生导师499人。学校现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称号获得者104人次,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14个。2017年9月,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聘任中国科学院吴培亨院士担任学校名誉校长。此外,学校还积极聘请国内外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来校任职或讲学,近五年新聘请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47人,其中院士1人,实现了高层次人才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哈尔滨医科大学
截至2013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9271人,有博士生导师264人、硕士生导师1042人,中国工程院专职院士1人,获南丁格尔奖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杰青”1人,“千人计划”专家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省“龙江学者”特聘教授3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3人。 国家级教学4个。
大连海洋大学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相对合理,学科领域覆盖较全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86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414人。目前,有“双聘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务院水产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86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2人,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3人,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5人,辽宁攀登学者1人,辽宁特聘教授5人,辽宁杰出科技工作者2人,享受各级政府特殊津贴17人,“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人,“兴辽英才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1人,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02人,其中百人层次17人、千人层次31人,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1人,辽宁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1人,省农业领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9人,省、市优秀专家27人,省高校教学名师18人,省高校专业带头人7人,大连市领军人才3人及领军后备人才7人,大连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2人,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培育计划36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创新团队3个,辽宁省农业科技创新团队6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5个,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