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07分能考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吗 507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大学推荐
根据往年的分数线来看是可以考上的。2025年高考507分左右能上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大学包括:安徽理工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太原学院等,对于希望报考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考生来说,这个分数段提供了多种选择,具体内容接着往下看吧!
2025年507分能不能考上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2025年507分是可以报考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但具体录取情况需根据不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和考生所在省份的情况来判断。各省的录取分数线会因政策调整而有所变化,建议考生及时关注最新信息,以确保选择最合适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大学
选择专业的注意事项:
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更容易投入学习并取得成就。
就业前景:除了兴趣,就业前景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了解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潜力,可以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学科内涵:掌握专业的内涵是选择专业的基础。了解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专业基础课以及所在学校的主要服务领域和行业背景,可以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该专业。
2025年507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大学推荐
2025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感兴趣,高考507分考生可以优先考虑安徽理工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天津商业大学等院校,这些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力较强,且就业前景良好。小编根据2024年的数据整理了部分院校,一起来看看吧。
年份 | 省份 | 科类 | 录取批次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2024 | 天津 | 综合 | 本科A段 | 太原学院 | 502 | 38171 |
2024 | 山东 | 综合 | 一段 | 安徽理工大学 | 476 | 238417 |
2024 | 山东 | 综合 | 一段 | 天津商业大学 | 507 | 161720 |
2024 | 山东 | 综合 | 一段 | 东北石油大学 | 503 | 170583 |
2024 | 浙江 | 综合 | 一段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492 | 178059 |
2023 | 广西 | 理科 | 本一批 | 苏州科技大学 | 499 | 36061 |
2023 | 安徽 | 理科 | 本一批 | 河北师范大学 | 482 | 101657 |
2023 | 山东 | 综合 | 一段 | 山东建筑大学 | 477 | 224502 |
2023 | 湖南 | 物理 | 本科批 | 天津城建大学 | 506 | 76043 |
2023 | 河南 | 理科 | 本二批 | 大连海洋大学 | 507 | 137351 |
2023 | 四川 | 理科 | 本二批 | 辽宁科技大学 | 507 | 98533 |
2023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491 | 37698 |
2023 | 河南 | 理科 | 本二批 | 天津城建大学 | 476 | 193156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二批 | 天津城建大学 | 506 | 55962 |
2022 | 湖北 | 物理 | 本科批 | 河南工业大学 | 488 | 71548 |
2022 | 广西 | 理科 | 本一批 | 南京工业大学 | 503 | 32268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二批 | 兰州交通大学 | 487 | 75026 |
2022 | 江苏 | 物理 | 本科批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507 | 100402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二批 | 河南科技大学 | 475 | 88286 |
2022 | 浙江 | 综合 | 一段 |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 500 | 167088 |
2022 | 山东 | 综合 | 一段 | 东北石油大学 | 497 | 157369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二批 | 东北电力大学 | 495 | 66742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二批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502 | 47404 |
2022 | 山东 | 综合 | 一段 | 河北师范大学 | 507 | 133681 |
2022 | 黑龙江 | 理科 | 本一批 | 上海海洋大学 | 507 | 14431 |
2022 | 湖北 | 物理 | 本科批 | 华北理工大学 | 506 | 58833 |
以上这些学校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往年录取分数线在507分左右,适合各位考生报考。考生在报考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时,要提前了解各校招生要求,包括选科要求、身体条件等,确保自己符合报考条件;还要充分了解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践机会等方面的信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