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代码是多少 附专业代码对照表(2025参考)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代码包括国际通用代码和各省的招生代码。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通用代码是10828,这是由教育部统一编排的学校标识码的后五位,此外,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各省的招生代码有所不同,比如,在河南招生代码是9244,在宁夏招生代码是6170,在四川招生代码是6161等,具体代码应以当年各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各省招生代码是什么
各省的招生代码可能会因招生要求、招生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院校代码是指全国各高校在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类似于学校的“身份证号”,用于查询学校信息。 以下是2024年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各省院校标准代码,供2025年考生参考!
| 序号 | 省份 | 院校招生代码 |
|---|---|---|
| 1 | 河南 | 9244 |
| 2 | 宁夏 | 6170 |
| 3 | 四川 | 6161 |
| 4 | 陕西 | 8112 |
| 5 | 山西 | 2807 |
| 6 | 河北 | 1752 |
| 7 | 内蒙古 | 954 |
| 8 | 青海 | 6026 |
| 9 | 甘肃 | 3688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招生代码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不同专业招生代码是不一样的,以下是2024年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招生代码,以陕西为例:
|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招生代码 |
|---|---|---|
| 1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49 |
| 2 | 光伏工程技术 | 38 |
| 3 |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 | 07 |
| 4 | 商务英语 | 25 |
| 5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18 |
| 6 | 增材制造技术 | 34 |
| 7 | 大数据与会计 | 21 |
| 8 |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 20 |
| 9 | 大数据技术 | 19 |
| 10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42 |
| 11 | 工业设计 | 01 |
| 12 | 工商企业管理 | 22 |
| 13 | 工程测量技术 | 54 |
| 14 | 工程造价 | 17 |
| 15 | 市场营销 | 04 |
| 16 | 应用化工技术 | 51 |
| 17 | 应用电子技术 | 40 |
| 18 | 建筑室内设计 | 15 |
| 19 | 建筑工程技术 | 55 |
| 20 |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 29 |
| 21 | 数字媒体技术 | 12 |
| 22 | 数控技术 | 44 |
| 23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11 |
| 24 | 旅游管理 | 24 |
| 25 | 智能焊接技术 | 33 |
| 26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14 |
| 27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26 |
| 28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27 |
| 29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43 |
| 30 | 机电设备技术 | 28 |
| 31 | 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 | 30 |
| 32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32 |
| 33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 10 |
| 34 |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 08 |
| 35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09 |
| 36 | 现代物流管理 | 02 |
| 37 | 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 | 31 |
| 38 |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 35 |
| 39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48 |
| 40 | 电子商务 | 03 |
| 41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36 |
| 42 | 石油化工技术 | 52 |
| 43 |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 | 13 |
| 44 | 航空物流管理 | 06 |
| 45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45 |
| 46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47 |
| 47 | 软件技术 | 46 |
| 48 | 连锁经营与管理 | 05 |
| 49 |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 | 56 |
| 50 |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 | 41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教职工1174名,建院以来教授累计104人(二级教授6人、三级教授12人)、副高职称以上483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2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2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3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16人,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师德标兵2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3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技术能手5人,多人入围教育部和陕西省高职教育专家库,1人当选国家督学、69人担任全国行指委、专指委、教指委主任委员、委员。学校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近年来,教师公开发表各类教科研论文5334篇,其中核心期刊3332篇,被SCI、EI、CSCD、CSSCI等收录133篇;承担国家、省(部)、市级各类科研项目及横向项目等261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707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省高校科学技术奖8项,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奖1项,地厅级科研进步奖7项;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工信部发布国家机械行业标准3项(机床标准);教育部认定协同创新中心4个,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1个,咸阳市重点实验室1个。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3项,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5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2项;国家教指委教学成果或科学研究成果共计37项;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业务能力大赛累计获奖127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