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延安大学在陕西招生代码:8023 专业代码及报考指南
延安大学在陕西招生代码为:8023。工程管理专业代码为:LA、录取最低分为486分,工商管理专业代码为:DC、录取最低分为478分,会计学专业代码为:DD、录取最低分为488分,教育技术学专业代码为:MA、录取最低分为478分,金融学专业代码为:DB、录取最低分为479分,对于2025年有意报考延安大学的陕西考生来说,了解延安大学的招生代码和专业代码是志愿填报的第一步。
延安大学在陕西招生代码及专业代码
院校招生代码 | 学科 | 专业名称 | 专业招生代码 | 最低分 |
---|---|---|---|---|
8023 | 文科 | 日语 | EC | 505 |
8023 | 理科 | 自动化 | GD | 493 |
8023 | 理科 | 麻醉学 | PB | 500 |
8023 | 文科 | 行政管理 | BE | 510 |
8023 | 理科 | 临床医学 | PA | 518 |
8023 | 理科 | 石油工程 | KA | 487 |
8023 | 理科 | 园林 | JA | 487 |
8023 | 理科 | 会计学 | DD | 488 |
8023 | 文科 | 汉语言文学 | AA | 520 |
8023 | 理科 | 化学 | HA | 491 |
8023 | 文科 | 汉语国际教育 | ED | 507 |
8023 | 文科 | 历史学 | CA | 512 |
8023 | 文科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BB | 512 |
8023 | 理科 | 土木类 | ZB | 478 |
8023 | 理科 | 生物科学 | JB | 492 |
8023 | 理科 | 口腔医学 | PD | 544 |
8023 | 理科 | 医学影像学 | PC | 496 |
8023 | 理科 | 护理学 | PF | 486 |
8023 | 理科 | 旅游管理 | DH | 491 |
8023 | 理科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HG | 488 |
8023 | 理科 | 教育技术学 | MA | 478 |
8023 | 文科 | 学前教育 | MB | 497 |
8023 | 理科 | 生物技术 | JC | 486 |
8023 | 理科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HE | 491 |
8023 | 文科 | 中国共产党历史 | BD | 511 |
8023 | 理科 | 工商管理 | DC | 478 |
8023 | 理科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HC | 488 |
8023 | 理科 | 工程管理 | LA | 486 |
8023 | 理科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FB | 490 |
8023 | 理科 | 通信工程 | GC | 493 |
2025年延安大学报考指南
关注特殊类型招生:对于符合延安大学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条件的考生,可积极关注相关招生简章和报名要求,把握这些机会,增加被录取的可能性。
服从调剂:平行志愿批次中,服从专业调剂可降低退档风险,但需权衡是否接受调剂专业。
招生咨询:通过延安大学招生网“在线咨询”功能或电话,直接向招生办老师确认代码、专业要求等细节。
选科要求:理工科专业普遍要求“物理+化学”,文科专业无限制,需结合自身选科填报。
转专业机会:除强基计划、艺术类外,大二至大四均可申请转专业,可先进入大类专业再调整。
延安大学简介
延安大学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大学、陕西省高水平建设大学、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成立于1941年9月,其历史可以上溯到1937年创办的陕北公学。1941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两次会议研究决定,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首任校长吴玉章。其后1943年至1944年,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民族学院、行政学院相继并入延安大学。抗战胜利后,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延安大学大部分迁往东北、华北等地办学,将新民主主义的新教育推向全国。延安大学留守院系于1947年3月辗转至陕甘晋地区办学,并于1948年7月迁回延安恢复正规办学。1949年6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延安大学改称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迁往西安办学。1953年3月,西北局决定将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改组为西北政法干部学校,所办班次分别归并于西北师范学院、西北民族学院、西北党校、政法干校等西北地区院校。1958年9月,为适应陕北老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中共陕西省委和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在延安恢复重建延安大学,曾经奠基与播撒新型教育火种的延安大学,在中共中央旧址所在地杨家岭恢复办学。1998年延安医学院、延安市人民医院与延安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延安大学,被列为陕西省省属重点大学。2005年学校被列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大学,2011年被列为陕西省高水平建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