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东本科批征集志愿填报截止时间 几点结束填报
2025广东本科批征集志愿填报截止时间:7月26日10:00。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的计划。
广东2025本科批征集志愿填报时间什么时候
一、安排时间
征集志愿网上填报时间为7月25日9:00至26日10:00,投档录取时间为7月27日至28日。
二、征集志愿条件
普通类(历史):总分454分。
普通类(物理):总分426分。
体育类:文化科总分360分,体育类专业省统考205分。
音乐类(音乐教育、音乐表演-器乐):文化科总分310分,音乐类专业省统考180分。
音乐类(音乐表演-声乐):文化科总分310分,音乐类专业省统考185分。
舞蹈类:文化科总分310分,舞蹈类专业省统考192分。
表(导)演类(戏剧影视表演):文化科总分355分,表(导)演类专业省统考220分。
表(导)演类(戏剧影视导演):文化科总分350分,表(导)演类专业省统考208分。
表(导)演类(服装表演):文化科总分325分,表(导)演类专业省统考210分。
播音与主持类(含粤语):文化科总分345分,播音与主持类专业省统考208分。
美术与设计类:文化科总分312分,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省统考185分。
书法类:文化科总分355分,书法类专业省统考220分。
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地方专项计划):
普通类(历史):总分527分。
普通类(物理):总分504分。
本科院校少数民族班(招收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普通类(历史):总分 414分。
三、征集志愿程序
(一)查询录取结果。考生可关注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在页面底部选择“小程序”栏,通过考生号和密码登录即可查询录取结果;也可以通过百度小程序查询。
(二)网上填报志愿。经查未被录取且符合条件有意愿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请于7月25日9:00至26日10:00登录“广东省普通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填报志愿(征集志愿表样式见附件1)。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填报志愿,逾时一律不再受理。已被录取考生,不得参加征集志愿。
(三)志愿填报方式。符合征集志愿条件的考生可以登录“广东省普通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按本通知精神和相关要求于7月26日10:00前自行上网填报征集志愿。
1.本科批次院校普通类(历史、物理)可填报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调剂选项;体育类、艺术类可填报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调剂选项
2.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须分类别进行填报,体育类及艺术类考生不得兼报普通类院校专业组志愿。即:符合条件的体育类及艺术类考生不能既填报体育类或艺术类院校专业组志愿又填报普通类院校专业组志愿,只能选择一种填报。
3.征集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7月26日10:00,考生必须按时在网上填报相应的本科批次院校专业组志愿,并点击“志愿确认”按钮获取短信验证码或人脸核验中的任一种方式进行志愿确认。
考生在网上填报志愿并保存后,如未进行志愿确认,则可在填报志愿截止时间前多次上网修改已填报的志愿,考生确定不再进行志愿修改时,必须点击“志愿确认”进行网上志愿确认,未在网上确认的志愿无效。在规定的志愿填报时间(7月26日10:00)截止后的2小时内(7月26日10:00-12:00),考生志愿信息不可修改,但仍可继续完成志愿确认。已在网上确认的志愿,考生可以有两次取消志愿确认、再修改并重新确认的机会。
取消志愿确认后,无论是否重新修改,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再次进行网上确认,否则志愿无效。7月27日至28日组织高校录取,以考生网上最后确认的征集志愿数据为投档依据。
填报征集志愿的窍门是什么
一、信息为王:第一时间锁定核心内容
征集志愿时间紧迫(通常1-2天),信息差直接决定成败。
紧盯官方渠道:以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官方公众号为唯一信息源,明确征集院校名单、缺额专业、招生要求(如单科成绩、身体条件、学费标准),尤其注意“新增计划”与“退档补录”的区别——新增计划竞争相对温和,退档补录需规避原退档原因(如某专业要求英语100分以上,分数不够别碰)。
标注“隐性限制”:部分缺额专业可能有隐藏要求,比如护理学限身高、地质类专业不招色盲考生,或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高昂(每年5万以上),若自身不符合,再高分也会被拒。
二、避峰填报:躲开“热门陷阱”
征集志愿的名额少,扎堆填报易导致“高分落榜”,需反向思维选院校。
选“地域冷门”院校:偏远省份(如新疆、青海、黑龙江)的非省会高校,或城市知名度低的院校(如地级市的学院),竞争压力小,适合分数刚过线的考生。
接受“专业冷门”或“特殊模式”:农林、矿业、养老服务等专业,或“定向就业”(毕业后需去基层工作5年)、“高收费专业”,因报考门槛高,缺额率高,录取概率大。
警惕“大小年”:若某院校去年征集分数低,今年可能被大量考生追捧,导致分数“跳涨”。可参考近3年征集分数波动,优先选分数稳定在批次线附近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