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医学院在广东招生专业选科要求对照表 新高考各专业需要选考什么科目
齐齐哈尔医学院在广东招生的专业选科要求依据首选科目分为“仅物理”和“物理或历史均可”两类,再选科目根据专业特性设置不同要求。以下结合具体专业分类说明选科条件,供广东考生参考。物理类考生可报考64个专业,历史类考生以“物理或历史均可”专业为主,需注意思想政治教育等特殊要求。齐齐哈尔医学院在广东省的招生专业选科要求如下,结合选科政策与招生计划整理。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需包含化学(部分专业要求"物理+化学"组合)。首选科目为历史,再选科目灵活(部分专业要求特定科目)。
齐齐哈尔医学院在广东招生专业选科要求对照表
年份 | 大学名称 | 学校层次 | 首选科目 | 专业名称 | 选科要求 |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历史 | 社会工作 | 不限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历史 | 应用心理学 | 不限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历史 | 市场营销 | 不限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历史 | 公共事业管理 | 不限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历史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不限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社会工作 | 不限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应用心理学 | 不限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市场营销 | 不限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公共事业管理 | 不限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不限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制药工程 | 化学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生物医学工程 | 化学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 | 化学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临床医学 | 化学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 | 化学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医学影像学 | 化学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精神医学 | 化学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精神医学(中外合作办学) | 化学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儿科学 | 化学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口腔医学 | 化学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口腔医学(中外合作办学) | 化学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预防医学 | 化学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药学 | 化学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药物制剂 | 化学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临床药学 | 化学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中药学 | 化学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医学检验技术 | 化学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医学影像技术 | 化学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康复治疗学 | 化学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护理学 | 化学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助产学 | 化学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本科 | 物理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不限 |
齐齐哈尔医学院简介
齐齐哈尔医学院坐落于风景如画的丹顶鹤故乡、嫩江之畔齐齐哈尔市。自1946年建校以来,学院已历经78载春秋,铸就了辉煌的历史篇章。作为全国文明单位、黑龙江省十佳和谐校园,学院不仅荣获教育部、卫生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等殊荣,还承担着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基地、黑龙江省医学教育管理中心等重要职责。
学院本部占地面积6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3.8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亿元。目前,学院拥有研究生、普教生、留学生、成教生等各类在校生16541人,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现有教职工及医护人员5952人,其中副高职以上人员1307人。在本部专任教师中,副高职以上人员占比60.5%,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比高达89.7%。此外,学院还汇聚了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委员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13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等21人,以及省级龙江名医、省卫生健康系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6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