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排名7000-8000名之间能上什么大学及专业 2026可以报23所院校【附冲稳保学校推荐】
2026年北京高考生成绩排名在7000-8000名之间的同学可以报的院校有很多,其中包含有:中国传媒大学的1专业组排名7440位、华东理工大学的2专业组排名7804位、北京工业大学的3专业组排名7440位、中国传媒大学的3专业组排名7249位、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1专业组排名7613位、西南财经大学的1专业组排名7440位等等。学究网小编整理出北京高考排名在7000-8000名之间的院校名单,方便2026年北京考生填报志愿。

2026年北京高考排名7000-8000名之间能上的大学及专业
1、上海大学在北京2专业组排名在7613位。
2、中央民族大学在北京4专业组排名在7440位。
3、上海外国语大学在北京2专业组排名在7064位。
4、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北京4专业组排名在7983位。
5、北京工业大学在北京3专业组排名在7440位。
6、上海外国语大学在北京3专业组排名在7983位。
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北京1专业组排名在7249位。
| 院校名称 | 专业组 | 最低分 | 录取位次 |
|---|---|---|---|
| 北京交通大学 | 7 | 624 | 7064 |
| 北京化工大学 | 4 | 624 | 7064 |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2 | 624 | 7064 |
| 中国海洋大学 | 2 | 624 | 7064 |
| 北京林业大学 | 5 | 623 | 7249 |
| 中国传媒大学 | 3 | 623 | 7249 |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3 | 623 | 7249 |
|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 2 | 623 | 7249 |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4 | 623 | 7249 |
| 上海大学 | 1 | 623 | 7249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1 | 623 | 7249 |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3 | 623 | 7249 |
| 中央民族大学 | 4 | 622 | 7440 |
| 中国传媒大学 | 1 | 622 | 7440 |
| 北京工业大学 | 3 | 622 | 7440 |
| 东北大学 | 2 | 622 | 7440 |
| 中国海洋大学 | 1 | 622 | 7440 |
| 中南大学 | 3 | 622 | 7440 |
| 西南财经大学 | 1 | 622 | 7440 |
| 兰州大学 | 2 | 622 | 7440 |
| 兰州大学 | 3 | 622 | 7440 |
| 上海大学 | 2 | 621 | 7613 |
| 陕西师范大学 | 2 | 621 | 7613 |
|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 | 1 | 621 | 7613 |
|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 | 2 | 621 | 7613 |
| 华东理工大学 | 2 | 620 | 7804 |
| 华中师范大学 | 3 | 620 | 7804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4 | 619 | 7983 |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2 | 619 | 7983 |
| 华东理工大学 | 1 | 619 | 7983 |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3 | 619 | 7983 |
注: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均整理自各省考试新公布的分数线表。
2026年北京排名7000-8000名之间冲稳保院校推荐
1.冲: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高5%-10%的院校,重点关注专业组设置干净、转专业政策宽松的高校。
2.稳:选择录取位次与考生位次基本匹配的院校,优先保障专业满意度。
3.保: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低20%-30%的院校,确保兜底录取。
| 学校层级 | 推荐院校 | 志愿顺序建议 | 报考策略 |
|---|---|---|---|
| 冲 | 北京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化工大学 | 放在前面(如第1到3志愿) | 冲更高层次高校,接受调剂 |
| 稳 | 兰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 中间段(如第4到6志愿) | 稳进理想高校+专业 |
| 保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 后面(如第7到10志愿) | 确保录取,避免滑档 |
2026年北京排名7000-8000名之间大学简介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成都,有光华、柳林两校区,辖地2300余亩。校园湖光柳影,芳草绿树,翩翩学者,蔚为大观,是著名的“园林式院校”,乃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始于1925年在上海创建的光华大学。1938年,因抗战内迁建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52-1953年,先后汇聚西南地区17所院校的财经系科组建成四川财经学院,是建国之初全国高等院校分区布局的四所财经高校之一。1960年后历经分设、合并、更名等,于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79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金融行业背景和出色的金融学科优势。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1997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以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管理,201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占地面积317万平方米。跨湘江两岸,依巍巍岳麓,临滔滔湘水,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
中南大学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原中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南矿冶学院,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两校的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矿科和路科。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1914年创建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是我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共建高校。
历史源远,弦歌不辍。学校前身是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第二书记陈毅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的中原大学。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期间,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为基础,先后整合中南六省河南大学、中华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优质的财经、政法教育资源,于1953年5月分别成立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1958年9月,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及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成为湖北大学。1971年12月,湖北大学改名为湖北财经专科学校。1978年1月,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成为首批恢复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1984年12月,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为基础,恢复重建中南政法学院。1985年9月,湖北财经学院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邓小平亲笔题写了校名。2000年5月26日,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为新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9月,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1年6月,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2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9月、2022年2月,入选首轮、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