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东物化生454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 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
2025广东物化生454分能上的大学有:哈尔滨华德学院、郑州西亚斯学院、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枣庄职业学院、广州华立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等,以下是一些可能适合此分数段的大学名单及录取分数线,供高考生参考!
2025广东物化生454分左右能报考的院校
院校名称 | 学科 | 批次 | 专业组 | 2024分数线 |
---|---|---|---|---|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208 | 450 |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 物理 | 专科批 | 520 | 455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 物理 | 专科批 | 527 | 454 |
哈尔滨华德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203 | 458 |
广东白云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215 | 459 |
肇庆医学院 | 物理 | 专科批 | 502 | 449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 物理 | 专科批 | 513 | 455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 物理 | 专科批 | 510 | 451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物理 | 专科批 | 510 | 457 |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 物理 | 专科批 | 545 | 449 |
海口经济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204 | 453 |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 物理 | 专科批 | 514 | 453 |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 物理 | 专科批 | 526 | 457 |
广州理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201 | 451 |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 物理 | 专科批 | 506 | 449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物理 | 专科批 | 512 | 457 |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 物理 | 专科批 | 510 | 450 |
广州商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207 | 449 |
东华理工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203 | 455 |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220 | 455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 物理 | 专科批 | 509 | 451 |
枣庄职业学院 | 物理 | 专科批 | 504 | 449 |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 物理 | 专科批 | 507 | 452 |
东莞城市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205 | 458 |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 物理 | 专科批 | 502 | 450 |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202 | 457 |
东莞城市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213 | 454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物理 | 专科批 | 513 | 457 |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219 | 452 |
广东白云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205 | 457 |
广东物化生454分左右能上的大学介绍
东华理工大学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9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50余人,教授、副教授650余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西“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双千计划”人选,“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江西省“井冈学者”,江西省“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等一批学术领军人才。学校聘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总统顾问等20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兼职或客座教授。
东莞城市学院
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引培并举,基本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专业扎实、充满活力的高素质队伍,为学校内涵式发展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学校建有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设立了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助推教师成长与发展,并聘请全国知名教授、专家学者、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不断充实和增强师资力量。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高教职工退休生活保障,学校为教职工购买企业年金,成为广东省首家实施企业年金制度的高校,受到教育部门与社会的高度赞誉。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拥有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较高、业务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全院在职教职工263人,其中专兼职教师164人,重点建设专业均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2一3名。有7名教师分别在全国及省、市的专业学会、社会学术团体中担任会长、理事、委(会)员等职务。学院以“注重能力培养,致力开拓创新,服务社区经济”作为办学宗旨,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秉承“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的优良传统,强化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完成教学、科研和开发、推广新技术的任务,积极加强和拓展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