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区:
北京
9929人关注
行政主管部门:
北京市
本科体育类公办
运动训练
专业介绍
一、 历史回顾
1992年我院创办运动班,1994年成立运动系。当时有篮球、棒球、田径专项。根据我院发展思路和发展速度,运动系逐年扩充专项,面向全国招生,并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目前在校生已达九百多人,专项涉及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跆拳道、健美操、举重、体育舞蹈等。并拥有篮球、足球、排球、运动训练学、游泳、重竞技六个教研室,专兼职教师50余人。
运动系历任领导班子成员:
李颖川:1992————1994年 运动系主任
王守恒:1995————1997年 运动系主任
张志宏:1994————1999年 运动系党总支副书记
赵志英:1995————1999年 运动系副主任
李相如:1995————1996年 运动系副主任
王向宏:1996————1998年 运动系副主任
王守恒:2000———— 目前 运动系主任
金惠宝:2000———— 目前 运动系党总支书记、副主任
刘 月:2000———— 目前 运动系副主任
二、 师资队伍
运动系拥有六个教研室,专职教师32人,兼职教师14人,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18人,占37%;中级职称23人,占47%,整个教师队伍拥有博士3人,硕士11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80%完成或就读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教师中多人获得国家一级以上裁判资格,项目涉及篮球、 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手球、游泳、跆拳道、举重等,教师以中青年为主,平均年龄38岁,50岁以上4人,占8.2%。30————49岁36人,占73%;29岁以下7人,占14%。
篮球教研室: 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专兼职教师20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0人,教授5人,副教授6人,博士2人,硕士5人,主要承担的教学任务是:研究生体育教学与训练方向的专业通识课、专业方向课和赛事管理课程等;运动系篮球专项课程;体育系篮球运动训练、篮球主修课程;全院各系篮球副修、篮球游戏、篮球竞赛、手球、木球选修等选修课程。
排球教研室:是我系拥有专项较多的教研室,包括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教师共计13人,主要承担的教学任务:运动系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专项课程;全院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副修课程;排球竞赛、 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地掷球、门球等选修课程。
足球教研室:专职教师5人,其中 硕士2人。承担主要教学任务是:运动系足球专项课程;体育系足球运动训练和主修课程;全院足球副修课程及足球竞赛、五人制足球、棒球等选修课程。
游泳教研室:3名青年教师,承担主要教学任务是:运动系游泳专项课程;全院游泳副修、研究生游泳选修课程。
重竞技教研室:1名举重教师,2名跆拳道教师,承担主要教学任务是:运动系举重、跆拳道专项课程;全院力量训练、举重、跆拳道、健美运动等副修和选修课程。
运动训练学教研室:是我系唯一的理论学科教研室,师资力量非常雄厚。4名教师中硕士生导师3人,博士2人,硕士1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承担主要教学任务是:研究生运动训练学研究方向课程,全院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和运动竞赛方法学等必修及选修课程。
三、 学生
(一) 历届毕业生人数(截止2003年7月)
92 级运动班 8 人
93级运动班 11 人
94级运动系 34人
95级运动系 44人
96级运动系 40人
97级运动系 71人
98级运动系 89人
99级运动系102人
——————————————————————————————————————————————————-
总计: 399 人
(二) 在校学生人数
年级 运动系人数 竞技体育系人数 总计
2000 161人 29人 190人
2001 214人 32人 246人
2002 277人 43人 320人
2003 254人 71人 325人
小计 906人 175人 1081人
四、 科研成果
运动系拥有一批 学科带头人,科研力量不断增强,科研成果逐年增加。近五年来,全系教师踊跃在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平均每年发表八十篇左右;已出版学术专著二十余部。孙民治教授任主编、篮球教研室教师参与编写的《篮球运动高级教程》,获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并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王守恒教授所完成的科研项目分别荣获国家体育总局教学进步成果一、二、三等奖、科技进步三、四等奖。运动系所属科研骨干教师延烽教授、 于振锋教授、 王蒲教授、 陈钧副教授、赵志英副教授、谭朕斌副教授、郑晓鸿博士等分别获得省市、部委级教学成果奖、科技进步奖等,并形成了以下研究方向:配合国家队和北京市体育局以及省市运动队,围绕2008年奥运会展开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为竞技体育夺取奥运金牌做出贡献,同时以科研成果丰富和充实学科内涵,创建精品教材和高质量的专著;发挥地理优势、场馆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积极指导全民健身活动,创建和推广全民健身运动的理论与方法;发挥地域优势,积极参加国内外大型赛事,提高本学科队伍组织管理大型赛事的能力与裁判员队伍的水平,为2008年奥运会赛事组织管理培养人才,做出贡献。面向北京的奥运攻关与体育科技服务方面的高层次体育研究,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夺取金牌做出贡献;为北京体育事业持续发展作人才与理论支撑;继续做好全民健身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全民健身的指导服务,创建和推广全民健身运动的新理论与新方法。
运动系科研骨干教师每年积极承担各类课题,目前承担国家级课题 、省部级课题 、院管课题若干项 。
五、 发展目标与思路
运动训练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竞技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掌握从事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本专业知识、技能在运动队、学校、业余体校和体育传统学校等单位从事运动训练、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针对运动系的培养方向,顺应我院的发展形势,运动训练系总体发展目标是:
1、 逐步更新对高层次体育人才的培养观念。在研究生和本科学生两个培
养层次上特别注重提高体育师资和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力争为我国体育事业和北京市2008年奥运会培养高质量的体育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2、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抓紧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梯队的培养,加大年轻教
师的职业道德、学术能力、专业水平、学历层次等方面的培养力度,力争五年之内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达80%,实现教师队伍优化组合,构建出合理的教师梯队。
3、 坚持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丰富的科研成果充实学科内涵,鼓励支持
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加强各研究方向的基础建设,以学术骨干教师为龙头,带动全体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促进教学训练工作的提高。
4、 继续加强管理水平,规范管理模式,严格规范教学工作的管理程序,注重教材建设,在完成北京市精品教材编写任务的基础上,着手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的编制,占领学科领域教材建设的至高点。继续严格学生管理制度,狠抓学风建设,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品德修养,力争提高本科应届毕业生中考取研究生的比例。
1992年我院创办运动班,1994年成立运动系。当时有篮球、棒球、田径专项。根据我院发展思路和发展速度,运动系逐年扩充专项,面向全国招生,并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目前在校生已达九百多人,专项涉及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跆拳道、健美操、举重、体育舞蹈等。并拥有篮球、足球、排球、运动训练学、游泳、重竞技六个教研室,专兼职教师50余人。
运动系历任领导班子成员:
李颖川:1992————1994年 运动系主任
王守恒:1995————1997年 运动系主任
张志宏:1994————1999年 运动系党总支副书记
赵志英:1995————1999年 运动系副主任
李相如:1995————1996年 运动系副主任
王向宏:1996————1998年 运动系副主任
王守恒:2000———— 目前 运动系主任
金惠宝:2000———— 目前 运动系党总支书记、副主任
刘 月:2000———— 目前 运动系副主任
二、 师资队伍
运动系拥有六个教研室,专职教师32人,兼职教师14人,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18人,占37%;中级职称23人,占47%,整个教师队伍拥有博士3人,硕士11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80%完成或就读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教师中多人获得国家一级以上裁判资格,项目涉及篮球、 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手球、游泳、跆拳道、举重等,教师以中青年为主,平均年龄38岁,50岁以上4人,占8.2%。30————49岁36人,占73%;29岁以下7人,占14%。
篮球教研室: 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专兼职教师20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0人,教授5人,副教授6人,博士2人,硕士5人,主要承担的教学任务是:研究生体育教学与训练方向的专业通识课、专业方向课和赛事管理课程等;运动系篮球专项课程;体育系篮球运动训练、篮球主修课程;全院各系篮球副修、篮球游戏、篮球竞赛、手球、木球选修等选修课程。
排球教研室:是我系拥有专项较多的教研室,包括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教师共计13人,主要承担的教学任务:运动系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专项课程;全院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副修课程;排球竞赛、 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地掷球、门球等选修课程。
足球教研室:专职教师5人,其中 硕士2人。承担主要教学任务是:运动系足球专项课程;体育系足球运动训练和主修课程;全院足球副修课程及足球竞赛、五人制足球、棒球等选修课程。
游泳教研室:3名青年教师,承担主要教学任务是:运动系游泳专项课程;全院游泳副修、研究生游泳选修课程。
重竞技教研室:1名举重教师,2名跆拳道教师,承担主要教学任务是:运动系举重、跆拳道专项课程;全院力量训练、举重、跆拳道、健美运动等副修和选修课程。
运动训练学教研室:是我系唯一的理论学科教研室,师资力量非常雄厚。4名教师中硕士生导师3人,博士2人,硕士1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承担主要教学任务是:研究生运动训练学研究方向课程,全院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和运动竞赛方法学等必修及选修课程。
三、 学生
(一) 历届毕业生人数(截止2003年7月)
92 级运动班 8 人
93级运动班 11 人
94级运动系 34人
95级运动系 44人
96级运动系 40人
97级运动系 71人
98级运动系 89人
99级运动系102人
——————————————————————————————————————————————————-
总计: 399 人
(二) 在校学生人数
年级 运动系人数 竞技体育系人数 总计
2000 161人 29人 190人
2001 214人 32人 246人
2002 277人 43人 320人
2003 254人 71人 325人
小计 906人 175人 1081人
四、 科研成果
运动系拥有一批 学科带头人,科研力量不断增强,科研成果逐年增加。近五年来,全系教师踊跃在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平均每年发表八十篇左右;已出版学术专著二十余部。孙民治教授任主编、篮球教研室教师参与编写的《篮球运动高级教程》,获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并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王守恒教授所完成的科研项目分别荣获国家体育总局教学进步成果一、二、三等奖、科技进步三、四等奖。运动系所属科研骨干教师延烽教授、 于振锋教授、 王蒲教授、 陈钧副教授、赵志英副教授、谭朕斌副教授、郑晓鸿博士等分别获得省市、部委级教学成果奖、科技进步奖等,并形成了以下研究方向:配合国家队和北京市体育局以及省市运动队,围绕2008年奥运会展开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为竞技体育夺取奥运金牌做出贡献,同时以科研成果丰富和充实学科内涵,创建精品教材和高质量的专著;发挥地理优势、场馆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积极指导全民健身活动,创建和推广全民健身运动的理论与方法;发挥地域优势,积极参加国内外大型赛事,提高本学科队伍组织管理大型赛事的能力与裁判员队伍的水平,为2008年奥运会赛事组织管理培养人才,做出贡献。面向北京的奥运攻关与体育科技服务方面的高层次体育研究,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夺取金牌做出贡献;为北京体育事业持续发展作人才与理论支撑;继续做好全民健身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全民健身的指导服务,创建和推广全民健身运动的新理论与新方法。
运动系科研骨干教师每年积极承担各类课题,目前承担国家级课题 、省部级课题 、院管课题若干项 。
五、 发展目标与思路
运动训练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竞技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掌握从事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本专业知识、技能在运动队、学校、业余体校和体育传统学校等单位从事运动训练、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针对运动系的培养方向,顺应我院的发展形势,运动训练系总体发展目标是:
1、 逐步更新对高层次体育人才的培养观念。在研究生和本科学生两个培
养层次上特别注重提高体育师资和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力争为我国体育事业和北京市2008年奥运会培养高质量的体育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2、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抓紧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梯队的培养,加大年轻教
师的职业道德、学术能力、专业水平、学历层次等方面的培养力度,力争五年之内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达80%,实现教师队伍优化组合,构建出合理的教师梯队。
3、 坚持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丰富的科研成果充实学科内涵,鼓励支持
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加强各研究方向的基础建设,以学术骨干教师为龙头,带动全体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促进教学训练工作的提高。
4、 继续加强管理水平,规范管理模式,严格规范教学工作的管理程序,注重教材建设,在完成北京市精品教材编写任务的基础上,着手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的编制,占领学科领域教材建设的至高点。继续严格学生管理制度,狠抓学风建设,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品德修养,力争提高本科应届毕业生中考取研究生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