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区:
河南
26600人关注
行政主管部门:
河南省
本科师范类公办

院系设置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溯源于1923年组建的原河南大学(原河南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数理系,学院历史悠久,办学实力雄厚,人才培养质量蜚名国内外。目前,学院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首批河南省名牌专业之一,并于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于2011年9月被评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在2012年第八批河南省重点学科评审中,数学一级学科(重点资助)、统计学一级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学院的数学学科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具有数学物理二级学科博士点,数学、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另有学科教学论(数学)和应用统计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此外,河南省奥林匹克学校挂靠在该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现有教职工114人,其中双聘院士2人,特聘教授4人,教授15人,副教授40人,博士56人,河南省“555”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省教育厅“555”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8人。近年来,在J. Diff. Eqs.,J. Algebra等SC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230多篇,其中二区及以上SCI论文超过30篇;有关算法应用及资源优化等方面的成果曾获得两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有关实验设计的研究成果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学科队伍成员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项、河南省重大项目3项,其它科研项目近70项,可支配的科研经费总数已达1200万元,其中纵向经费700多万元,省重点学科专项经费300万元。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拥有目前河南省高校占地面积最大(900多平方米)、藏书最早(自1900年起)的数学图书资料阅览室,为师生学习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软实力保证。本院现有河南省高校第一个数学与科学计算实验室,2010 年该实验室荣膺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给学院的实验型教学科研提供了硬件保障。2015年获批大数据统计分析与优化控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此外,学院另有总面积达470平方米的两个数学实验室,配备高性能服务器2台,微机中端及其它设备230台来专门服务于本科教学和实验。2010年,经学校批准并投资100万元建成一个全新的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来服务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得培养的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师治学严谨,教学认真,科研成果丰硕,教学效果优秀,培养的人才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共同开创了一个活泼向上,积极进取的局面。全院学生学风淳朴,德才并举,近几年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保持在30%左右,每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

  继往开来,迎着明天的曙光,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众同仁将齐心协力,继续谱写未来璀璨的华章。

  数学类(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数学类包含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信息与计算科学(师范)两个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河南省首批名牌专业之一,2007年开始一本招生。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从事数学教育和研究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和数学科研能力,并能较好利用计算机从事数学教学和科研的中学数学师资以及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其他数学人才。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概率统计、中学数学方法论等及选修课程共50余门。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河南省特色专业,198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河南省开设最早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之一。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基本理论,具有初步的应用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数值代数、数值逼近、数据结构、C语言、计算机网络等及选修课程共40余门。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与保险精算方向,非师范,四年制本科)

  金融与保险精算方向2015年首次招生。旨在培养掌握数学学科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利用数学知识、金融学知识以及计算机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经济、金融、保险、证券、财政等部门从事研究、应用开发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以及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据结构、C语言、西方经济学、金融时间序列、金融工程,金融分析工具、金融数据挖掘等课程共50余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该专业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学习条件,199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信息科学概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基础会计、财务管理、西方经济学、市场学、证券市场、生产运作与管理等及选修课程共50余门。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创建于1923年。学院拥有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光电子技术及先进制造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高校量子芯片与精密探测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高校红外光电子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高等学校电磁波特征信息探测重点学科开放等平台。《现代物理学进展》为国家级双语课,《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学院拥有《量子力学》、《电子技术基础》、《普通物理专题》等省级精品课、双语课程8门。拥有河南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教学团队1个,河南省教学名师1人。

  物理学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拥有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物理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物理学科教学论、电子与通信工程等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2011年新增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专业)、功能材料专业(教育部2012年专业目录特设专业)等5个专业招收本科生。物理学为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河南省名牌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河南省卓越工程师培育试点专业。目前在站博士后6人、在校博士生24名、硕士生225名、本科生1849 名。2015年物理学专业继续招收部分本硕连读学生。

  学院现有职工141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45人,博士、留学归国人员54人,博士生导师13人,省特聘教授3人,校特聘教授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河南省优秀专家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国家级、省级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10人,河南省杰出人才、杰出青年基金、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0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7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人。学院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拥有价值达3500万元的仪器设备,专业图书资料820余种。

  学院学风浓厚,研究生录取率稳定在50%以上,先后向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名牌高校、中科院等单位输送了大量硕士研究生。学生创新能力强,近三年来,参加国际、全国、全省各项比赛获特等奖、一、二等奖120多项,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深受用人单位青睐,一次性就业率连年都在95%以上,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中有1人入选中科院院士,6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6人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或成为省级特聘教授,大批毕业生成为中学特级教师、企业家等优秀人才。

  近5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5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0项,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等省级以上奖励46项。每年在SCI/EI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多篇。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美、英、德、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30余所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协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关系。

  物理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该专业是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专业、河南省名牌专业,是我校的优势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与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光学工程一级硕士点。2012年开始招收部分本硕连读学生。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验技能,具备一定科研能力,能胜任高等学校、中等学校物理学教学,和其他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开设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近代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 数学物理方法、电子技术基础、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固体物理、计算机软件基础、物理教学论、中学物理实验与教学技能基本训练、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等课程。授予理学学士学位,颁发物理学教师资格证。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非师范,四年制本科)

  该专业有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生将系统掌握电子学与信息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在电子学、信息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技开发、工程技术、生产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开设高等数学、基础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路及实验、数字电路及实验、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嵌入式系统设计、高频电路与实验、电磁场理论、微波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测量技术、电子技术设计等课程。该专业学生将在电路设计、通讯与信息应用技术方面具有特长。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实验分析、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由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微机原理与嵌入式系统设计、电磁场等构成的专业基础课,以及由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代控制理论、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现代电气控制技术等构成的专业课。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原“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专业,2011年新增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专业)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意识、数理基础知识扎实,熟悉光电信息技术、现代通信光电子学、光通讯原理与器件、工程光学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与科学研究初步训练,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将成长为在光学、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以及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领域研究生深造的后备力量;成长为在光通讯技术、光电子器件加工与制造、光电检测设备与仪器、光电信息处理等产业领域具有研发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本专业相关光电子技术及先进制造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已与省内多家光电器件与设备制造企业实现了联合共建。

  本专业开设的课程,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开设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固体物理、工程光学、光电子技术、光通讯原理与实验、光纤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微电子制造技术、光谱分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等课程。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功能材料(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功能材料专业为2012年教育部为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而特设的专业。本专业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河南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为本专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意识、数理基础知识扎实,熟练掌握功能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与分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受到严格的基础实验与初步科学研究实验的训练,掌握功能材料研究的基本实验技能,毕业后能在功能材料(如能源材料、信息材料等)的制备、分析和应用等领域从事科研、生产、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开设的课程,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开设普通物理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普通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材料科学基础、功能材料学、材料物理、陶瓷功能材料、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分析方法、高分子材料、学科综合实验、材料研究型实验等课程。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始建于1923年,是河南师范大学最早的四个系之一,在学校居于重要的战略支点地位。

  九十多年来,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秉持“尚诚朴,勤学问,重团结,养正气”的优良传统,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涵盖理学、工学和药学方向的学院。现设有化学(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河南省重点学科、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制药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4个本科专业。拥有化学一级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设有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绿色化学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化学制药及生物医用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6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学院拥有2栋化学实验大楼、1个中试实验基地;拥有现代化实验室和科研室580多个,拥有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透射电镜等大型仪器100多台,科研仪器设备和分析测试技术手段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资料室藏书近4万册,中外文期刊340多种,教师和学生能通过网络方便查阅国内外最新电子资源。

  学院尊师重教,唯才是举,师资力量雄厚。建院以来,曹理卿、李俊甫、姚从工、魏明初、卢锦梭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在学院执教。近年来,又涌现出王键吉等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学院现有教职工169人,其中教授37人,博士102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00余人。拥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9人;中原学者、省特聘教授、省管优秀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0人;中国化学会理事1人,国家二级学会理事或委员10人。

  学院以教风正、学风浓、本科教学水平高享誉省内外。设有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有机化学国家级教学团队;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近年来,学院实施 “分流培养”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近10年来,学院优质生源充足,先后有1600余名本科生考取了中科院和重点高校的研究生,考取率保持在50%左右,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名列全国同类院校前列。50余名学生在“东芝杯”、“挑战杯”等各种全国性比赛中获奖,1个本科生团队荣获首届“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学院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已成为促进中原经济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长万钢,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等国家和省市领导对学院在政、产、学、研结合中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近五年来,先后主持承担国家“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00余项、以及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及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项和河南省精细化学品绿色制造、河南省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两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国医学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奖四等奖各1项。每年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150余篇被SCI收录,居全国师范院校化学院系前列。据美国科技信息所对全球高校和科研机构发表论文被引情况分析报道,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学科进入世界前1%,2014年在进入前1%的1083所研究机构中排名第426位。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美、英、德、日、加等多个国家及香港特区的20多所大学和国内许多重点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协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关系。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道本、王夔、张礼和、倪嘉缵、汪尔康、计亮年、陈俊武、郑兰荪等多位著名科学家被聘为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

  近年来,学院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荣获“全国先进班集体”、“全国优秀大学生社团”、“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先进党支部”、“河南省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称号。

  化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该专业创办于1923年,是国内历史悠久、知名度较高的专业之一。该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为本科一批招生,同时具有本硕连读招生资格。设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一名、国家级教学团队一个。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波谱分析、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等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2000年以来,先后有800多名毕业生考取中科院、北大等院校研究生,考研录取率在50%左右,在全国同类院系中名列前茅。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丰富的化学知识、扎实的化学实验技能和良好的科研能力的从事化学教学和科研的化学师资以及国家建设需要的各类化学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波谱分析、有机合成、化工基础、化学教学论、日用化工及相关的化学实验课及选修课,共50余门。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该专业是我校为数不多的工科专业,200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应用化学)。该专业1994年恢复本科招生, 2001年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校级名牌专业,2008年、2012年连续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2013年被评为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近年来,该专业先后有多名毕业生推荐免试及考取中科院、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考研录取率在50%左右,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本专业旨在培养从事化工方面研究和开发的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反应工程、化学工艺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热力学、工程制图、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及相应实验课等。

  制药工程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该专业是我校为满足当前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求,经教育部批准而开设的专业,综合性和应用性强,2011年首次招生。该专业2007年获药物化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制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化学制药及生物医用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本专业旨在培养从事医药产品的设计、生产、研制、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就业前景广阔。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化工原理、化学制药工艺学、医用及药物高分子材料、制药分离工程、药事管理与法规、新药设计与开发及相应实验课等。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该专业是我校为满足当前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求,经教育部批准而开设的新专业,综合性和应用性强,2015年首次招生。该专业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拥有中试实验基地1个。本专业旨在培养从事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及相关技术领域的设计、生产、研制、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就业前景广阔。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固体物理、化工原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化学、新能源材料概论、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工程制图基础、材料模拟与设计、能源电化学等。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前身为河南大学生物系,始建于1923年,是河南省高校中历史悠久、知名度高、规模较大的院系之一。学院设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态学三个专业,其中生物科学专业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十二五国家专业综合改革建设专业、河南省名牌专业。生物技术专业是河南省特色专业、河南省名牌专业。生物学、生态学学科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学院设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动物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课程教学论(生物)、教育硕士、生物工程硕士等共计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拥有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9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65人,教师中博士学位人员7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河南省省级教学团队2个。

  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条件及创新平台。目前,学院设有“国家级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环境工程与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工程研究应用中心”、“河南省道地中药材保育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和省级重要科研教学平台。河南省动物学会、河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河南省生物学奥林匹克培训基地等挂靠在我院。另外,我院还拥有河南省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动物标本馆和植物标本馆。学院教学科研大楼建筑面积达25000平方米,建设有各级各类专业实验室40余个。拥有包括色谱质谱联用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DNA测序仪、流式细胞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定量PCR仪、荧光显微镜等大型仪器设备100多台(套)。学院建设有专业资料室和电子资源库,能够跟踪国内外生物学领域最前沿的科研进展。近三年来学院承担了包括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创新项目、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50余项,科研经费达8000余万元。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4项。每年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被国际引文索引(SCI)收录论文数每年以30%比例增长。学科综合排名位于国内同类师范院校前列。

  学院注重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3+1”和“4+2”培养模式,是我省培养大专院校和中学生物师资及生命科学研究人员的重要基地。近五年来,学院考研录取率稳定在50%以上,其中约1/3学生被中科院以及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的“211”和“985”院校录取,学生考研率及毕业生质量位于国内师范院校前列。学院培养的师范生连续10年获得河南省大学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一次性就业率均高达95%以上。

  学院注重学术交流和合作,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家10余所大学建立了教学、科研和互派留学生的协作关系。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院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提高了学院整体教学科研水平。

  生物科学专业 specialty of biological science

  生物科学专业创办于1923年,是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十二五国家专业综合改革建设专业。该专业动物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余学科均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动物学国家级教学团队,遗传学国家级精品课程。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创新师资型、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近五年来,该专业60%以上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或考取各级公务员,其余学生主要到各级各类中学、环保、卫生、食品、生物医药等企事业单位就业,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以上。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植物学、动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免疫学等40余门。

  生物技术专业 specialty of biological technology

  生物技术专业创建于1985年,是国内最早设置的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之一。本专业是河南省级特色专业、河南省名牌专业,是国内最早设置该专业的院校之一。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系统的生物学基础理论、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研发的技术技能、良好的科学创新思维的学术型、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该专业近五年来的考研率和考取公务员学生达到65%以上。

  该专业开设主要课程有: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生物制品、免疫学等40余门。

  生态学专业specialty of ecology

  该专业拥有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河南省一级生态学重点学科。旨在培养具备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风景区、森林公园等单位的规划、设计及管理的工作;还可以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或到政府机构从事生态监测和动物保护工作的专门人才。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普通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生态毒理学、自然保护与生物地理学、生态工程与恢复生态学、旅游生态学、环境生物学、城市生态学、水域生态学、行为生态学等40余门。

  生物工程专业specialty of biological engineering

  生物工程专业是培养具有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基本原理及工程工艺技术过程,能够在生物工程与产业发展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设有生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生命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仪器设备先进,教学资源丰富。开设的《遗传学》是国家精品课程、《生物化学》为河南省精品课程、《普通生物学》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遗传学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师队伍中包括博士生导师9人,教授25人,近70%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

  该专业在注重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工程工艺技术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一线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对生物相关产业和产品的开发意识和能力。在基础和基本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师资型、发酵工程、环境生物工程和食品工程模块,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同时通过两个学期的实习实践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本专业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工程制图、化工原理、发酵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分离与反应工程、电子电工学、生物工程设备与设计等40余门。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为始建于1975年的外语系。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已由单一的英语专业,发展到今天的英语系、翻译系、日语系、法语系及大学外语教学部组成的外国语学院。学院现有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外国语言文学),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本语言文学),二个专业硕士点(教育硕士和翻译硕士),四个本科专业;同时还开办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面向基础教育的教育硕士项目和高校师资教育硕士项目。

  学院现有教职工143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37人,拥有博士学位者14人,在读博士9人,留学归国人员多人。专业教师中,拥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98%以上。学院现有在读全日制研究生300余名,教育硕士及高校在职硕士300余名,本科生2000余人,函授脱产本、专科生500余人,是我校规模最大的文科院系。外国语学院现有CALL实验室、DDL实验室、笔译实验室、同传实验室、录音室、自主视听实验室、资料室、现刊阅览室和5个多媒体网络语言实验室,总资产逾千万元。

  外国语学院狠抓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英语专业四、八级、日语一级(最高级)及法语专业四级通过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名列前茅;在省内和全国各类英语演讲比赛和师范生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和高级别奖项;目前已有数百人考取了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生专业基本功扎实,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2015年考研录取率接近30%,一次性就业率高达95%,其中70%以上的毕业生进入省级重点中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英语专业(师范方向)(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该专业注重英语专业知识与教育理论、教学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能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的高职院校、中小学合格英语师资。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综合英语、英语阅读、听力、口语、语音、语法、写作、语言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测试学、欧洲文化、英语教学法、教师口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英汉互译、高级口语、特殊用途英语、英美概况等。

  翻译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坚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丰富的英语语言文学和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进行听、说、读、写、译活动,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专业英汉翻译人才。毕业生主要到各级党政机关、外贸、金融、新闻出版、旅游以及涉外企业等单位从事口译、笔译、翻译研究以及外事管理等工作。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综合英语、翻译概论、科技英语、英国文学、美国文学、中国翻译简史、英汉翻译实践、汉英翻译实践、英美概况、英语应用写作、基础口译、高级口译等。

  日语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该专业主要以培养各级各类学校所需师资为目标,同时兼顾外事、外贸类人才的培养。该专业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基础阶段开设“发音指导”课、配备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任外籍教师对学生实行个人化辅导,使学生一开始便口音纯正,语调地道。本专业学风优良,学生经过四年的刻苦学习,均以优异成绩毕业,学生的考研率、国际日语能力考试通过率、就业率均位居全国同级同类高校前列。本专业已与日本的多所大学建立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实施中日双方大学联合培养模式。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综合日语、日语发音指导、日语听力、日语会话、日本概况、日本文化、高级翻译、日本文学史、日语应用文写作。

  法语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该专业重视学生的法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及中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熟练的法语语言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法语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教育、科研、文化、外事、经贸、旅游、涉外高级酒店(法国雅高集团五星级连锁酒店-郑州SOFITEL/MERCURE/NOVOTEL)等部门胜任教学、研究、翻译、管理等工作。

  开设主干课程:基础法语、高级法语、法语视听说、口译、写作、阅读、法国报刊选读、法汉互译、法国与法语区国家概况、中法跨文化交际、法国文学史、商务法语、旅游法语、传媒法语、留学法国专题等。

  法语系与法国佩皮尼昂大学、法国司汤达-格勒诺布尔第三大学进行联合培养“3+3”硕士项目,法语专业每年可选派10名优秀学生到法国公立高校攻读硕士。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5年招生简章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75年的新乡师范学院体育系,1985年更名为体育系,2000年撤系建院。现设有体育系、运动系、运动人体科学系以及公共体育教学部和训练中心;拥有资源丰富的图书资料室和设备齐全的省级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示范中心。本科质量工程和学科建设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排球)和省级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各一个;研究生教育现有体育学一级学科授权点,涵盖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等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另设有课程与教学论(体育)、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体育教育硕士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2015年开始招生体育舞蹈方向本科生。

  体育学院现有教职工103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46人,博士后和博士22人、硕士52人。学院现有本科生1500余人,各类硕士研究生400多人。近年来,学院始终坚持“厚德博学,止于至善”的校训和“创一流学科,育一流人才”的指导思想,在教学、科研、训练竞赛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几年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5项、教育部等几十项省级科研题目,出版教育部规划教材和学术专著70余部,发表核心论文300余篇。在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及挑战杯等科技创新活动中,多次获得国家级及省级项目资助和奖励。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达35%;毕业生考研率达30%以上;就业率达90%以上,连续两年获得河南省师范生技能大赛体育学科第一名,社会评价好。在我校运动队在全国、河南省各级别的体育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教育部批准为排球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高校。在北京奥运会和其它世界大赛上,我校师生代表国家队参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体育学院拥有较好的教学、科研、训练设施,如综合教学体育馆、球类馆、游泳馆、健身房以及高质量的塑胶田径场、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等。

  体育学院本着“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立足体育,面向社会”的发展思路;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坚持教学、科研、训练相结合,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科研实力为支撑,以加强师资力量为保障,以完善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新跨越,逐步建设成为培养体育师资和体育各类人才的重要基地。

  体育教育(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该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工作的体育教育专门人才。

  该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完善的教学训练设施和先进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是我省培养体育师资队伍的重要基地。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 体育学概论、学校体育学概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体育教学论、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体育保健学、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武术等。

  运动训练(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该专业属单独招生专业,由国家体育总局单独组织命题,我校负责组织考试,提前招生。本专业培养具备竞技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及较高的专项技能,能在专业和职业队、体校和学校代表队、体育俱乐部等部门从事训练、教学、竞赛、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招生对象是应、往届高中毕业生,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员、往届毕业生,具有高中及同等学历的运动员,具有二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原则上年龄不超过22周岁。该专业招生主修方向: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跆拳道6个项目。

  该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较好的教学训练设施和先进的实验室,是我省培养体育专门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 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管理学、运动选材学、 运动竞赛学、运动按摩、专项理论与实践等。

  运动人体科学 (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该专业横跨体育、生物、医学三大学科领域,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掌握体育学、生物学、基础医学和教育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在各级体育科学研究、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健康教育管理等机构从事人体机能监控、运动健身指导、运动营养指导、体育教学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是河南省高校唯一设置的以研究人体运动科学、健康教育和体育保健为主要内容的专业。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处方理论与应用、运动医学等。

  舞蹈编导专业,体育舞蹈方向(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体育舞蹈方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掌握体育舞蹈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能在中小学、社会舞蹈团体和文化馆站从事本专业的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创新型应用人。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舞蹈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体育舞蹈训练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体育舞蹈运动以及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舞蹈专项训练、艺术概论、形体训练、学校体育等课程。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80年的政治教育系。30多年来,学院先后经历政治教育系、政治教育系(财经系)、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等阶段。2012年7月,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更名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学院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交学、国际政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6个本科专业。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学院现有政治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含政治学理论、中共党史、科社与国际共运、国际政治、中外政治制度),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教学(思政)等1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其中,政治学学科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学院还拥有河南省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河南师范大学公共政策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等三个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院有图书资料室、管理技术实验室、微格教室、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等教学设施,图书资料室藏书3万余册,为学院师生提供了较为先进的教学和科研条件。

  学院现有教职工79人,其中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校特聘教授1人,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2人,教授32人,副教授28人,讲师1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38人,在读博士12人,具有硕士学位者35人,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职称、学历结构日趋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400余人、硕士研究生200余人。我院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始按照公共管理类统一招生,实行弹性专业制。第一、二、三学期,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完全打通,学生集中修完共同的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进入第四学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专业爱好和市场需要选择相应的专业,修完规定的专业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后,按照有关规定发放相应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学院教师在完成教学和管理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国际合作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8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出版专著40余部。

  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近五年来,北京大学沙健孙教授、吴国盛教授,清华大学曾国屏教授,南开大学陈晏清教授,中央党校吴雄拯教授、郭德宏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唐凯麟教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石仲泉研究员,东北大学陈凡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刘则渊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欧阳康教授、张廷国教授等30余位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多次来学院讲学,并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国际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学会前主席、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H.Kretschmer教授,德国洪堡大学的R.Wagner-Dobler教授,国际科学计量学普赖斯奖获得者、现任国际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学会主席比利时科学家R.Rousseau教授,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王作跃教授等国际知名专家多次来学院讲学并开展合作研究,并被聘为我校名誉教授。

  学院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积极开展一系列符合时代要求、富有专业特色、助推成长成才的学生工作,为同学们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近年来,我院先后被评为新乡市“五四”红旗团委、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校党建带团建先进单位、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先后有两项成果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成果奖、15个班级获得河南省文明班级和河南省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两个社会实践服务队被评为河南省“三下乡”和“四个一”暑期社会实践先进服务团队、两个团支部被命名为新乡市“五四”红旗团支部。

  30多年来,学院共培养各级各类全日制毕业生近4400人,非全日制毕业生近万人,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他们有的活跃在基础教育第一线,成了教书育人的楷模;有的成长在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成了学术领域的翘楚;有的奋斗在企业工厂,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商界巨子;有的工作在党政机关,成了政绩卓著的优秀管理者。他们以良好的政治素养、扎实的理论基础、高尚的人格魅力、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骄人的工作业绩博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为母校和学院赢得了荣誉。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素养,具备哲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能,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与科研以及学校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及特色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学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学政治课程教学设计、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民法、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社会学、西方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大学英语、教育技术学、计算机理论与应用、应用写作等。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学、行政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教学机构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及特色课程有: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比较政治制度、比较政党制度、市政管理学、公共政策概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人事行政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与实验、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中国社会政治分析、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比较政治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原著选读、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政务、计算机理论与应用、大学英语、应用写作等。

  行政管理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管理学、行政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基本技能,能够报考国家公务员,并能够从事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行政管理工作与科研工作等。

  开设的主干课及特色课程有: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政治学原理、政府经济学、行政组织学、地方政府学、市政学管理学、公共政策概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政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学、行政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与实践、应用统计学、政府绩效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管理定量分析及实验、电子政务实验、大学英语、应用写作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社区等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的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及特色课程有: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公共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公共财务、公共政策概论、公共财政学、管理定量分析及实验、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政务、非营利组织管理学、电子政务实验、公共危机管理、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社会学、西方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与实践、应用统计学、大学英语、应用写作等。

  国际政治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国际政治、国际法、政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等部门从事外交、外事、对外宣传、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国际政治学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政治学原理、国际政治概论、国际法与国际组织、比较政治制度、当代国际关系、近现代国际关系、近现代中国外交、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美国外交政策、亚太地区政治与经济、欧洲地区政治与经济、各国政治与经济等。

  商学院

  商学院是一个融经济学与管理学两大学科为一体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学院。目前学院设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投资学七个本科专业,其中经济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是国家级精品课程,产业经济学为省级精品课程。学院拥有河南省首个省级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辖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企业管理实验室、经济与统计分析等8个实验室。学院现有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政治经济学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农村区域经济与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点,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是河南省重点学科。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1人,专职教师59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8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66.1%;博士31人(含在读),学院现有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被评为河南省首届十佳青年社科专家,1人获得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2人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2人被评为河南省优秀青年教师,1人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1人被评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

  近年来,全院教师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7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9项、河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0项、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5项、省政府决策及教育厅项目40多项、厅级重大科研项目1项。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380多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97篇,专著教材10多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现已在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学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学院毕业生素质优秀,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已有数百人考取了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硕士生和博士生。

  学院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专业、工商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和经济学类(经济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投资学专业)专业按学科门类统一招生,实行弹性专业制,即学生入校时只明确为商学院工商管理类或经济学类学生,并不明确具体属于哪一专业。前3个学期,工商管理类和经济学类各涵盖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完全打通,学生集中修完公共必修课和学科基础课。进入第4学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和市场需求在所属的学科门类中选择相应的专业,修完规定的专业教学模块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后按照有关规定发放相应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工商管理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该专业注重双语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旨在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理论基础,能熟练地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和技巧,熟悉企业管理惯例与规则,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策划、组织、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等基础理论课,管理沟通、项目管理、投资战略与理念、服务管理、生产运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物流管理、ERP实验等实务课程。

  市场营销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该专业注重营销技能、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旨在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理论基础,具有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组织经营管理与创新能力,具有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拓展市场、拓展业务的能力,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和计算机技术,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营销、策划、组织、管理、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企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等基础理论课,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案例分析、现代推销技术、广告学、电子商务、计算机、商务英语、ERP实验等实务课程。

  财务管理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注重财务、会计和金融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旨在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财务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财务、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熟悉我国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中级财务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投资学、跨国公司财务、项目评估、财政学、财务会计、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等。

  会计学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该专业注重双语和技能的培训,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经济、管理、金融、法律和会计等方面知识和技能,能够比较熟练掌握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能在工商、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根据社会需求,专业还设置了注册会计师方向。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高级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资产评估、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审计学、会计电算化等。

  经济学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具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组织经营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能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外语和计算机技术,能在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管理及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复合型经贸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经济法、货币银行学、发展经济学等基础理论课,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电子商务、商务英语、计算机等实务课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注重双语教学和技能培训,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管理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高等院校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宣传、策划,教学与科研的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世界经济、统计学、会计学等基础理论课,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汇业务、海关实务、外贸函电、经贸英语、国际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实务课程。

  投资学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注重技能培训,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和投资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合理,熟悉国家有关投资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产业投资、金融投资、国际投资、政府投资、风险投资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业务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扎实的实践能力,面向大中型投资项目、投资公司、投资咨询公司、证券公司、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以及教学科研单位从事投资管理及相关业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基础会计学、投资学、保险学等基础课程,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国际投资、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风险资本与风险投资、国际结算、衍生金融工具等实务课程。

  文学院

  文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中国语文系,1985年恢复成立中文系,2003年撤系成立文学院。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任名誉院长。

  文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广播电视学、戏剧影视文学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为省级特色专业,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和戏剧与影视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汉语国际教育”、“教育硕士”、“艺术硕士(戏剧)”三个专业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为省级一级重点学科,戏剧与影视学为校级一级重点学科;学院设有河南省文化改革与发展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汉语国际推广实训基地、河南省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河南省广播电视新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学院还建设有河南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戏剧)、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基地。拥有河南省中国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

  学院在校本科生2344人,各类研究生433人,成人教学学生1575人。现有专任教师6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2人,讲师36人,博士及在读博士47人,45岁以下教师49人。学院注重教学管理与改革,以科研促教学,先后获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 各类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和教学成果奖10余项。

  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拥有独立办公、教学、科研楼一栋,资料室255平方米,藏书50000余册,期刊240余种,建设有图片摄影、非线性编辑、录音与摄像、播音与主持等广播电视实验室与多媒体教室,拥有一系列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成套的音像资料,充分为教师、学生服务。

  为了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办学水平,学院先后聘请《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徐放,语言学家张静、胡明扬、王宁、戴庆厦、陈黻、张德鑫;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詹福瑞、莫砺峰;现代文学研

CopyRight @ 学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