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设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评级 高校排行榜
2025年全国开设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显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中南大学以其卓越的学术实力和影响力排名分别是第一和第二。不同地区的院校在资源勘查工程排名中展现出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湖南、吉林、陕西、四川和江苏等地区的院校在排名中表现突出,这些地区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育资源丰富,学术氛围浓厚。

2025年开设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评级
2025年开设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排名第一位、中南大学排名第二位、吉林大学排名第三位以下是具体详细列表:
| 排名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排名等级 |
|---|---|---|---|
| 1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资源勘查工程 | A+ |
| 2 | 中南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A |
| 3 | 吉林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A |
| 4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资源勘查工程 | A |
| 5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资源勘查工程 | B+ |
| 6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资源勘查工程 | B+ |
| 7 | 长安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B+ |
| 8 | 成都理工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B+ |
| 9 | 中国矿业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B+ |
| 10 | 西北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B+ |
| 11 | 东北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B+ |
| 12 | 合肥工业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B+ |
| 13 | 西南石油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B+ |
| 14 | 西安科技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B |
| 15 | 太原理工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B+ |
| 16 | 长江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B+ |
| 17 | 东华理工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B |
| 18 | 福州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B |
| 19 | 山东科技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B |
| 20 | 桂林理工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B |
| 21 | 东北石油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B |
| 22 | 新疆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B |
| 23 | 西安石油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B |
| 24 | 兰州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B |
| 25 | 河南理工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B |
| 26 | 昆明理工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B |
| 27 | 青海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B |
| 28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 资源勘查工程 | -- |
| 29 | 贵州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 |
| 30 | 山东理工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 |
| 31 | 西藏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 |
| 32 | 南华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 |
| 33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 |
| 34 | 河北工程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 |
| 35 | 重庆科技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 |
| 36 | 河北地质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 |
| 37 | 长春工程学院 | 资源勘查工程 | -- |
| 38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 |
| 39 | 防灾科技学院 | 资源勘查工程 | -- |
| 40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资源勘查工程 | -- |
| 41 | 河南工程学院 | 资源勘查工程 | -- |
| 42 | 贵州理工学院 | 资源勘查工程 | -- |
| 43 | 兰州城市学院 | 资源勘查工程 | -- |
| 44 | 山西能源学院 | 资源勘查工程 | -- |
| 45 | 新疆工程学院 | 资源勘查工程 | -- |
| 46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资源勘查工程 | -- |
| 47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资源勘查工程 | -- |
| 48 | 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 | 资源勘查工程 | -- |
| 49 | 荆州学院 | 资源勘查工程 | -- |
| 50 | 广州华立学院 | 资源勘查工程 | -- |
| 51 | 山西工学院 | 资源勘查工程 | -- |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介绍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设固体矿产勘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两个专业方向。专业涉及从勘查选区、勘查评价到矿产开发全过程的地质、技术、经济及环境等方面内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面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是融地质理论、勘查技术、矿业经济与环境及矿业政策法规于一体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工科专业。
全国开设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大学排名的评级标准综合考虑了学术声誉、研究成果、师资力量和学生评价等多个维度,这种多维度的评估体系能够全面反映院校的综合实力和学术地位,保证了评级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