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设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大学排名及评级 高校排行榜
2025年全国开设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大学排名显示:中山大学和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以其卓越的学术实力和影响力排名分别是第一和第二。不同地区的院校在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排名中展现出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广东、湖南、广西、新疆和河南等地区的院校在排名中表现突出,这些地区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教育资源丰富,学术氛围浓厚。

2025年开设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大学排名及评级
2025年开设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大学排名中:中山大学排名第一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排名第二位、南宁师范大学排名第三位以下是具体详细列表:
| 排名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排名等级 |
|---|---|---|---|
| 1 | 中山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A |
| 2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3 | 南宁师范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4 | 伊犁师范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 |
| 5 | 郑州师范学院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6 | 西南林业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7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8 | 南京师范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A |
| 9 | 北京师范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A+ |
| 10 | 西藏农牧学院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 |
| 11 | 新疆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12 | 东华理工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13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14 | 新疆师范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15 | 贵州师范学院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 |
| 16 | 广州新华学院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 |
| 17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18 | 安阳师范学院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19 | 信阳师范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20 | 邢台学院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21 | 贵州财经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22 | 海南师范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23 | 福建师范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A |
| 24 | 福建农林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25 | 河南理工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26 | 华中师范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27 | 青海师范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28 | 楚雄师范学院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 |
| 29 | 西安科技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30 | 云南师范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31 | 广东财经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32 | 太原师范学院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33 | 山西财经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34 | 山西师范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35 | 四川师范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36 | 山西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37 | 河海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A |
| 38 | 华南师范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A |
| 39 | 兰州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A |
| 40 | 北京林业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 41 | 西北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A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介绍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该专业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3S技术,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全国开设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大学排名的评级标准综合考虑了学术声誉、研究成果、师资力量和学生评价等多个维度,这种多维度的评估体系能够全面反映院校的综合实力和学术地位,保证了评级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